2020年09月27日
2019“中國書法·年展”在洛陽新安開幕
添加時間:
開 幕 式
9月26日上午,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支持,中國書法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書法出版社、《中國書法報》社、《中國書法》雜志社共同主辦,新安縣人民政府、千唐志齋博物館、中國書法出版傳媒大型活動部承辦的2019“中國書法·年展”在洛陽市新安縣職教中心隆重開幕。2019“中國書法·年展”包括全國楷書作品展、全國楷書名家邀請展、唐代楷書研究與當代楷書發展學術論壇三個部分。
出席開幕式的書法界領導和嘉賓有: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中國書法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有來;《中國書法報》社社長、總編,《中國書法》雜志社社長、主編朱培爾;中國書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劉恒;河南省書協顧問王澄、陳春思;中國書協楷書委員會副主任楊明臣、吳行;中國書協楷書委員會秘書長李嘯;中國書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方愛龍;內蒙古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張樹天;中國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曲慶偉、李明、李小如、李國勝、楊耀揚、吳慶東、張志慶;中國書協志愿服務工作部副秘書長李志強;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蔣樂志;河南省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米鬧;鄭州大學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李逸峰;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吳鵬;山西師范大學教授楊吉平;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唐楷之;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虞曉勇;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副教授李永忠;北京大學現代廣告研究所所長祝帥;中國美術館副研究館員薛帥杰;《中國書法》雜志副主編趙際芳;中央電視臺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樓建軍;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字庫業務部合作總監王海朝;河南省書協副主席王鳴;鄭州大學書法學院教授馬健中;洛陽師范學院教授楊慶興;洛陽市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劉燦輝;洛陽市書協副主席張焉如;洛陽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裴志強。
出席開幕式的河南省、洛陽市領導和嘉賓有:千唐志齋博物館名譽館長王流章;河南省民政廳一級巡視員安保新;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王守國;河南省政協常委柳鋒波;大河網絡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韓嘉??;河南省文聯文藝志愿者協會秘書長申慧生;河南省省直書協主席徐榮雙;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李仲黨;河南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王國軍;洛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魏險峰;洛陽市理工學院副校長李大偉;洛陽市文聯主席王曉輝;洛陽市文物局局長余杰;洛陽市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主任薛海民;洛陽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志民。
參加開幕式的新安縣領導和嘉賓有:中共新安縣委書記宗國明;中共新安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智;新安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聿亭;新安縣政協主席樊棟梁;新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趙汝憲;千唐志齋博物館館長陳花容以及新聞媒體、入展作者代表及書法愛好者共計500余人。
王智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由王智主持,宗國明、李有來、王守國、魏險峰、蘇士澍先后致辭。
宗國明致辭
宗國明在致辭中表示,新安文化積淀厚重,自然風光秀麗。近年來,新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在縣域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唐楷作為中國書法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唐詩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并峙雙峰。千唐志齋是研究唐楷藝術的華麗殿堂,素有“石刻唐書”之譽。新安書法氛圍濃厚,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綿延不絕。河南省文聯,新安縣委、縣政府與中國書協、中國書法出版傳媒,聯袂打造的2019“中國書法?年展”這一書壇盛會,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書法事業繁榮發展、講好黃河故事的題中應有之義,讓書法這項中國傳統藝術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展現出越來越旺盛的藝術生命、越來越強大的精神力量。
王守國致辭
王守國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新安縣經濟快速發展,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就。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對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也顯得越來越迫切。書法藝術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承載著中國文化的審美意趣,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希望廣大的文藝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創造精神,多出精品力作服務于人民,讓書法這項傳統藝術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展現出越來越旺盛的藝術生命、越來越強大的精神力量。2019“中國書法·年展”系列活動的舉辦,正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項意義非凡的文化活動。希望廣大文藝愛好者靜下心思、沉下身子認真研究創作,通過書法藝術展現新安縣文化特點和人文底蘊。
李有來致辭
李有來在致辭中表示:2019年,中國書法出版傳媒調整“年展”舉辦思路,確定了全國征稿展、名家邀請展、學術論壇“三位一體”的活動模式,在書壇名家、新人、學術研究等方面形成合力,力求產生“組合拳”效應,切實推動書法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傳承和弘揚。舉辦“中國書法·年展”活動,既是中國書法出版傳媒完善“編輯+”發展模式的需要,也是舉辦地文化建設的需要,更是延伸中國書協服務手臂、推動書法事業繁榮發展的需要。新安歷史文化悠久,人文積淀豐厚。近年來,新安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以千唐志齋等文化單位為代表的文化產業發展,新安擁有得天獨厚的書法資源優勢,千唐志齋更是唐楷傳承的“重鎮”。中國書法出版傳媒與新安縣共同舉辦2019“中國書法·年展”活動,是重新打造“中國書法·年展”這一品牌的新起點,目的就是要和新安一起擦亮千唐志齋這張亮麗的名片,提升千唐志齋“唐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向全社會展示新安的文化形象,推動新安的書法事業發展。
魏險峰致辭
魏險峰在致辭中表示:洛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是中國古代王朝文明的起點,也是中國書法的主要發祥地。從倉頡造字、河圖洛書,到篆、隸、楷、行、草五大書體的產生發展和演進,洛陽均與之淵源深厚。洛陽一個城市就擁有四個中國書法之鄉,也見證著中國書法事業在新時代持續發展。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視察河南時強調:要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傳承、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書法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重要表現形式,在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方面有著重要的使命。此次蘇士澍主席深入洛陽,深入新安指導工作,進一步肯定了我們的思路,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我們一定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堅定文化自信的政治站位。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努力把書香洛陽、城市書房、博物館之都、書法進校園駐校園等載體工作結合好,引導全市文化工作者、書法愛好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斷創新書法藝術深入群眾,服務時代的方式方法,多打造與時代同步的精品力作,為繁榮書法藝術,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作出積極的貢獻。
蘇士澍致辭
蘇士澍在致辭中表示,新安在歷史上是古都洛陽的畿輔之地,文物豐盛,也是河洛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千唐志齋有著“石刻唐書”之美譽,是書法人心中的“圣地”,更是唐楷書法藝術的勝地??瑫菍懞弥袊值幕A,唐楷把中國書法推向了一個雅正的高峰,繼承和發揚唐楷是當代書法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千唐志齋珍藏的千余塊墓志、碑碣,是一筆可貴的財富,為學習研究唐楷開闊了眼界,同時也開啟了一個全新的通道。中國書法出版傳媒作為中國文聯主管、中國書協主辦的中央文化企業,在中國書協聯絡、服務廣大書法家、書法工作者,不斷發展和壯大書法事業方面肩負重任。近幾年,中國書法出版傳媒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不斷跟進服務廣大書法家、書法愛好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2019“中國書法·年展”全國楷書作品展、全國楷書名家邀請展、唐代楷書研究與當代楷書發展學術論壇得到了廣大書法家、書法作者、書法學者的廣泛支持,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年展”、了解新安、熟悉千唐志齋,這就是我們做好書法工作,不斷推動書法事業發展壯大的動力。希望中國書法出版傳媒與新安縣委、縣政府、千唐志齋博物館繼續保持密切聯系,推出更多更好的合作項目,持續推動新安的文化事業建設,進而為全國書法藝術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參 觀 展 覽
展 廳
論 壇
26日下午,2019“中國書法·年展”唐代楷書研究與當代楷書發展學術論壇在新安縣舉行。
出席本次論壇的專家和領導有:蘇士澍、李有來、叢文俊、劉恒、楊明臣、李嘯、楊吉平、李永忠、唐楷之、李逸峰、虞曉勇、吳鵬、薛帥杰、祝帥、裴志強、楊耀揚、李小如、張志慶、曲慶偉、李國勝、宗國明、王智、樊棟梁、趙汝憲等。
朱培爾主持論壇開幕式
論壇開幕式由朱培爾主持,王智、蘇士澍先后致辭。
王智致辭
王智就千唐志齋的學術史意義指出,千唐志齋作為一座以收藏唐代墓志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對唐代楷書的發展脈絡與當代楷書創作現狀有著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蘇士澍致辭
蘇士澍在致辭中指出,千唐志齋文化作為黃河文化的一部分,已經受到各地文化學者和歷史學家的關注。挖掘千唐志齋文化內涵,傳承黃河文化精神,弘揚唐楷藝術的正大氣象是每一個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希望通過共同努力,將這次活動辦成弘揚黃河文化、宣傳新安文化、發展千唐文化的一部時代大戲曲。
論壇共分兩場,第一場由劉恒主持,虞曉勇、李永忠、裴志強、吳鵬作主旨演講;第二場由祝帥主持,與會專家、學者就千唐志齋藏志的當下價值與意義、唐代楷書的學習與當代楷書創作、唐楷與當下中小學書法教育等具體議題,衍生到書法文化、書法教育、文化產業等研究領域的諸多熱門話題展開討論。
劉恒主持第一場論壇
虞曉勇作題為《魏碑體在唐代早期楷書墓志中的延續——以千唐志齋所藏為例》主旨演講
李永忠作題為《千唐志齋的實際意義和象征意義》主旨演講
裴志強作題為《“蟄廬經典百品”的推出對當代楷書創作的意義》主旨演講
吳鵬作題為《墓志文獻與學術文化:以千唐志齋為中心的墓志學構建芻議》主旨演講
祝帥主持第二場論壇
洛 陽 新 安
新安黛眉山
新安千唐志齋
上一篇
下一篇
公司旗下有中國書法出版社、中國書法報社、《中國書法》雜志社、中國書法網絡頻道、中國書法手機報等成員單位。
中國書法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書法報微信
中國書法報微店
中國書法出版社
中國書法雜志社
Copyright ?2017 中國書法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7021681號-1 技術支持:云夢網絡